411 最后一丝和平曙光(2/4)

作品:《红警大中华1985

会议,解决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矛盾;在中东设立类似欧安会的机制;召开中东裁军会议;在世界范围内限制武器出口。

以上的一些建议确实会富有建设性,但是国家之间利益不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本身就不易调和,想要在中东设立统一的欧安会型机制,本身也缺乏合作基础。再一个就是要求限制武器出口,对于奥地利这样的国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中美苏英法等国那就是很大的问题了,自然不可能获得世界大国的背书。

同日,苏联为结束海湾战争又提出了4点建议:为迅实现和平,伊拉克不加任何先决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2苏联支持保持伊拉克的国家结构和边界;3苏联反对针对伊拉克的所有制裁,包括针对萨达姆o侯赛因本人的任何惩罚性行为;4所有其他问题——包括巴勒斯坦问题——将通过谈判解决

对此,美国做出了反应,虽然这些条件与美国的本意相去甚远,但苏联的面子不能不给,所以其态度也出现少许松动,对伊拉克撤军提出6个条件:伊军在4天之内撤出科威特;2伊拉克放弃入侵科威特时带进科境内的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b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多国部队战俘,包括释放伊拉克入侵科时扣押的26多名科威特士兵;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内埋设的地雷位置;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内埋设的地雷位置;要求伊拉克接受联合国为解决海湾危机通过的2个决议,而不仅仅是要求伊拉克执行撤回到战前位置的第6o号决议。此外,美英一致主张战后对伊拉克实行武器禁运是必要的,并对伊拉克今后石油资源的开采实行国际监督。

这些条件中,除了无条件撤军,其他对于伊拉克也是基本难以接受的,什么放弃大量武器,武器禁运、油气开采被卡脖子,要是答应了这些条件,萨达姆政权也就完了。

鉴于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紧急乘坐红眼航班飞抵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一次两小时的会晤,双方达成有关撤军的b点协议:伊完全和无条件地从科撤军;2停火后第二天开始从科撤军;b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撤军;4在伊从科撤出2-军队以后,国际社会停止对伊拉克的制裁;撤军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伊拉克的各项决议失效;6停火后,双方立即释放战俘;在联合国的主持下,由安理会委托非参战国监督撤军;b双方继续商定有关撤军的细节问题。

苏联与伊拉克的这b点协议平心而论已经是比较合理的停战出路了,虽然一些细节上还存在修订的空间,但难以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警大中华1985》 最新章节411 最后一丝和平曙光,网址:https://www.bqg22.org/0/111/41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