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埋伏(三)(2/3)

作品:《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能够批量生产并投入到战场上,于是常常就会出现“蚁多咬死象”的现像。

由此也可知,对于装备尤其是坦克来说,生产周期和造价理所当然的应该作为很重要的指标。

所以现代网络上有人在吹嘘日本1o式坦克时,张弛的回应就是“呵呵”。

1o式坦克相比9o式坦克的确是有了许多改进,比如解决了重量的问题,解决了宽度问题……9o式坦克由于日本的脑残设计,其宽度居然过拖车的宽度,这使其在运输上极为不便。

1o式坦克就把这些问题全解决了。

然而,它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造价昂贵生产周期过长,据说以日本的能力一年只能生产两辆。

这种坦克要是投入战场,战损之后需要补充难道还停战等生产么?

不过这也不奇怪,日本人向来都是个糟糕的战略家,他们可以把细节做得很精致,但却无法把握正确的大方向,这可以说是日本人悲剧。

德军这种战术给远征军很大的压力,毕竟那是“虎”式坦克,“谢尔曼”的坦克对其根本就无法构成威胁,而它只需一炮就能将“谢尔曼”的炮塔给轰掉。

这几乎就相当于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

德军因为有“虎”式的支援于是有恃无恐,而远征军却总感到头皮麻,不知道下一秒“虎”式会不会把自己当作目标。

幸运的是这是夜战。

夜战中尽管有照明弹将四周照得一片雪白,但夜战的视野终归是不一样,尤其炮手还得在坦克内狭小的空间里瞄准目标且目标还是移动的。

更重要的还是,中**队是在外围而德军是在中央处于被包围的状态。

这使得中**队有更多、更自由的移动空间,坦克阵形更分散同时也有更快的度,反观德军,却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艰难而缓慢的调度。

于是高下立判:德军坦克打出的炮弹更多是打在空处,而中**队打出的炮弹却因为德军坦克密集堆在一起更容易命中。

张弛所处的位置,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德军坦克一辆接着一辆中弹并冒起了黑烟。当然,中**队也有被击中的,而且往往被击中就整个炮塔都被炸飞或燃起大火……炮塔被炸飞是“虎”式的杰作,这时张弛不得不佩服德军“虎”式坦克驾驶员的素质,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精确的瞄准目标对远征军构成很大的威胁。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虎”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最新章节第七百一十八章 埋伏(三),网址:https://www.bqg22.org/0/18/107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