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进攻(二)(2/3)

作品:《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代表中国的苦难很有可能就要结束了。

当然,实情却并非如此,因为直到战争结束,国内还有相当数量的日军在做最后挣扎,甚至还有日军抱着凭借中国的资源挡住美军进攻的幻想。dudu2;

但吴勇并不知道这些,于是他就在无线电里大喊一声:“弟兄们!杀啊,咱们在这多杀点鬼子,鬼子就会从国内多调些部队过来!为了祖国的父老乡亲!一个鬼子都不放过!”

吴勇这话一下就勾起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接着又想到自己之所以在这打仗这么久都不能回家,都是因为这些鬼子,霎时就高喊着朝正在逃跑的日军一阵猛追……当然,追的不只是人和坦克,还有成片成片的子弹和炮弹。

所以,这场战斗投降的日军也不多,因为就算有些日军有投降的意思但还是被杀红了眼的战士们无视了。

这一点让美国方面有些不高兴,甚至还为此委婉的批评了中国部队几句……之所以会“委婉”,是因为中国部队立了大功,而且可预见的在将来这支中国部队还是很有价值,所以就算批评也是客客气气的,比如希望中队下次在战场注意些战俘问云云。

从某方面来说,美国方面的这种批评还是正确的。

因为屠杀战俘会带来负面影响:日军如果知道中美联军在战场上不留活口,于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死战到底……反正都是死,倒不如死得更有尊严一些。

但这个原则对日军来说却不怎么管用。dudu3;

日本人的文化比较特殊,首先是那种硬性洗脑式的“武士道精神”,使大多日军都会至死不降,于是企图用宽待俘虏的那一套让更多日军投降的效果并不显著,这一点反倒是对士兵十分显著,这在解放战争时就得到有力的证明。

其次,日本人生性凶残,他们甚至会把“宽待”看作是“软弱”,而把“凶残”当作“勇气”。于是,新一师在夸贾林岛上不留俘虏的这种作战事迹在日军中传开之后,虽然的确有之前所说的情况,也就导致一部份日军在面对中队时至死不降,甚至在日军里还偷偷的流传着一句话:“要投降的话就去找美国人!”

但同时,这种作法又是一种立威,它使中队不论走到哪里,都让日军闻风色变,尤其是那些素质训练不足的部队,仗还没开始打在气势上就已经短了一截了。

这使得中国部队一路往高歌猛进的往前推。

在步坦在炮兵的协同下往前推进的同时,两栖登陆车就按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章 进攻(二),网址:https://www.bqg22.org/0/18/58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