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光暗 上(2/4)

作品:《大明长歌

子嗣所出,乃为天定。皇后与陛下成亲十四载,至今只有一女,岂非天意所示,皇长子当为储君?!”刑部主事孙如法也紧跟着大声进言。

若是民间,诅咒别人的正妻生不出儿子来,如同在人伤口上撒盐。这两人无论跟事主关系多近,都肯定会被事主打得满地找牙。

然而,在大明朝堂上,万历皇帝被沈晶和孙如法两个戳了心窝,却只能强压怒气,铁青着脸争辩:“天意如何,又岂是庸人所能揣测?皇后自母仪天下以来,屡屡节衣缩食,省下钱来布施于惠民药局与济农仓,如此贤良仁德,上天理应垂怜,朕亦不敢有所相负!”(注1:惠民药局,即古代的公立医院。济农仓,则为古代的官办社保机构。)

一番话,既列举了王皇后的高贵品行,又强调了自己作为丈夫的责任,说得情真意切。到最后,万历皇帝朱翊钧眼角已经隐隐现出了泪光。然而,顾宪成、卢春、沈晶、姜应麟等人却丝毫不肯让步,互相看了看,又陆续“直言上谏”。

“陛下在三年前,就曾经以此言相示。而如今,仍不见中宫有丝毫喜讯!”

“陛下,此说在三年前犹可,今元子已十三,尚何待?况自古至今,岂有皇子三人皆已总角,次序却迟迟未定者?”

“陛下,皇后的确未曾失德,然陛下等待中宫所出之说,却有掩耳盗铃之嫌。放眼天下,谁人不知,陛下对皇三子情有独钟?”

“陛下,长幼有序。若是舍长而立幼,必遭上苍所弃!”

“陛下宠爱幼子,乃人之常情。然长幼次序,乃上天所定。陛下若是真为皇三子长远计,应遣其出京,封藩就土……”

前几句话还好,多少还算是据理力争。而后面几句话,则纯属于胡搅蛮缠了。非要推测说朱翊钧迟迟不立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是因为宠爱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而等待皇后生子,不过是为将来立皇三子为太子找借口。并且要求他早点把朱常洵赶出京城去,免得父子两个天天见面,因私废公!

“住口,常洵刚刚八岁,与尔等何怨何仇,尔等非要逼着他这么小,就跟父母骨肉分离?!”万历皇帝朱翊钧心中最痛的伤疤,就是自己幼年丧父,早早地就要独自面对一切。所以,能够忍受清流对自己的无端抨击,却无法忍受清流们将矛头指向孩子,当即,拍案而起,冲着众人厉声咆哮。

也许是畏惧于帝王的天威,也许是知道自己刚才所说的那些话理亏,一部分清流翘楚低下了头,不敢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目光相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长歌》 最新章节第十六章 光暗 上,网址:https://www.bqg22.org/150/150974/11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