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夏雨(2/7)

作品:《绍宋

已推行改革,且有大略可观,可见此事确系可行,故推行其余四路,以安人心,以定社稷。

至于若有人胆敢存私心而废公务,挟大势而敷衍局部,乃至于推三阻四,明抵暗抗,必将严惩不贷,格杀勿论。

旨意既下,又有东京正式邸报、凤凰山临时旬刊并发天下,一时间海内骚动,上下悚然。

随即,春耕既过,旨意既发,东京方面再度遣问安使至凤凰山,请官家回銮,并上报去年官家南巡后朝廷所历大小事务以及诸宰执于秘阁统判结果,请官家审查统览。

然而,赵官家再度公开下旨,一面表彰几位相公以及所有秘阁重臣留守东京劳苦功高,行事妥当;一面却公开回复,自己将继续在凤凰山,等待周边诸路新政落实,以防东南生乱。

倒也颇有几分此间乐,不思蜀之态。

东京上下无法,只能保持两地通信顺畅之余,努力施压、协助地方,三令五申地要求地方上配合赵官家的财赋改革,并派出监察御史巡视地方,兼遣人往比较近的两淮协助组建公阁。

就这样,赵官家依旧留在东南坐镇,而接下来,自晚春时节往后,渐渐入夏,随着周边各路开始推行新政,却果然是情况迭出。

譬如说经济体量根本不逊两浙和江东的两淮路,从南方来看算是北方,从中原来看算是东南,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想象中的严重抗拒行为。

这不仅仅是因为王贵所驻扎的无为军就在江淮之间,也有所谓京口瓜洲一水间,一江之隔的江南诸事两淮上下全程目睹,早有心理准备的缘故。

除此之外,两淮到底距离东京还是比较近的,素来在政治上服从中枢,也属于朝廷核心统治区域,便是两淮路的使臣、扬州、寿州、亳州、庐州这种大州府的亲民官也多是朝廷宰执或是赵官家直接委任的心腹,所以执行起来异常得力。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当日淮上是切身感受到了靖康战乱波及的,淮北是有流离之态的,淮南也合力支援过淮上作战……而且,淮西、淮东俱为昔日朝廷御营屯兵所在,韩世忠和张俊当日在赵官家驻跸南阳时的官职分别便是淮西制置使和淮东制置使……一开始两淮士民便从骨子里明白朝廷的权威和御营大军的强力。

何况,在新政之前,还有御营扩军筹备北伐的示意呢?

这种情况下,两淮那里敢真得闹对抗?

但是,正所谓物极必反。

两淮固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反抗行径,却反而有些做的过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绍宋》 最新章节第三十七章 夏雨,网址:https://www.bqg22.org/154/154001/11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