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清明(1/3)

作品:《千古大明

r;

时间过得很快,匆匆又是两周,瘟疫营中还活着的患者,大多数已经分批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运送物资的船队来来回回,又送了三趟的物资,还随船队带来了一名从京城赶来,传旨的天使。

因为交通的不便,从朱由校写信回京,到天使抵达整整过去了半个月,等圣旨到达广州的时候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圣旨中任命朱由校的长史徐光启,临时监管广州政务,负责处理灾情,让他回到泉州等候,并且还下旨给泉州知府,让其从府库中调拨了大量的赈灾款项。

朱由校看到这封圣旨的时候,感叹圣旨上的处置方案,甚至比他们当时想的都要详尽,唯一可惜的就是太晚了.....

一来一回,半个月的时间,已经错过了救灾的最佳时机。而这还是因为朱由校这个皇孙在,万历皇帝没经过朝堂上的争论,直接下达的指令。

收到这封圣旨的时候,泉州调拨的赈灾粮饷才刚刚出库,运到广州至少还要一周。要是朱由校什么也不做。等圣旨送到了,再来赈灾,估计这广州城就算没发生什么,也是因为人死的差不多了。

朱由校连夜,把这次赈灾中所总结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都整理成册,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让天使带了回去。

信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到了灾后官府反映过慢的弊端,提到了灾后快速反应和处置的重要性。

还用广州城的真实事件举例,在灾后最关键的两天时间,官府的反映缓慢毫无作为,导致了大量的灾民死亡,无人救助,甚至爆发了瘟疫。

如果在灾难发生之后,官府部门就能立刻处置,开仓放粮,收纳民众,医治病患,不但能够极大的减低不必要的伤亡,甚至很大程度上能防止瘟疫的发生。

因为瘟疫得到了遏止,瘟疫营的外面的亲军和卫所的府军也都撤了回来,朱由校的安全方面,在众人看来也有了保证,他这才能够下船。

三月初八,正好是清明的日子,朱由校终于在护卫的护送下,乘着他的专用马车,下了船。

因为是清明节,广州又遭受了如此天灾,所以临行之前,朱由校就和曲来福徐光启等人商议了,在那个无名的小山丘上,举行个简单的仪式,祭祀这些在灾难中逝去的亡灵。

而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百姓们的耳中,因为很多他们的亲友也在这场灾难中去世,又因为瘟疫的原因,无法收敛尸骨,也都一同被葬在了山上。

在马车经过安置营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千古大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二章 清明,网址:https://www.bqg22.org/154/15485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