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内部改革(3/5)

作品:《18世纪全面战争

支持。

哪怕这些革命势力连一次像样的起义都没有发动过……

这就是民族主义没有传播开的好处,单靠同情心和民众对政府的恶感,很难煽动太多人提着脑袋造反。

法兰西大革命那般猛烈,是因为民族主义思想的觉醒!

当然,民族主义思想这东西是不可能扼杀干净的,只能保持压制。

这就需要一个强权政府,并且保证大多数人不会饿肚子,饥饿是革命思想蔓延的最佳温床。

好在,到了1807年时,健忘的民众很多都已经在繁忙的生活中,将希腊兵团的遭遇遗忘。

只要罗马帝国政府在今后的战争中,不再使用那种可怕的督战方式,希腊炮灰兵团的事迹将会随着一代人逝去而彻底被埋葬在历史尘埃之中。

谁叫平民生活日常中,始终要为衣食住行奔波呢?

或许,那些吃饱了饭喜欢思考的哲学家们,会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但在严格的舆论管控中,谁要是敢写宣扬革命思想的书籍,那就不是封书那么简单了,全家都得被抓起来吊在路灯上警示众人!

除此之外,和平的这两年,罗马帝国也详细划分了语言文化区域。

李维最开始是倾向于语言文化统一的,但在内阁的提议下,发现这么做阻力太大,还很容易引起民众反抗,给革命势力可趁之机。

于是,李维只好采取较为温和的统一。

在最敏感的语言文化区域上,粗浅的划分了三大区域——法语区、德语区、意大利语区。

很显然,落后的巴尔干地区没有资格拥有独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化,这里也是李维最不担心爆发革命的地方。

那里的人口和工业基础摆在那里,即便爆发革命也是送菜的命。

法语区是李维的发家之地,总不能把法兰西语言搞没吧。

那相当于自己放弃最支持自己的地区!

如今法兰西人民的日子没有多少改善,但对李维的支持率那是蹭蹭暴涨,再加上媒体不停的渲染,李维已经成为法兰西民族名副其实的英雄。

这也是为何民族主义觉醒的法兰西地区,革命党势力自始至终都十分羸弱的原因,李维的个人声望实在是太高了!

军事胜利不愧是最快捷增强政治声望的方式。

而德语则是比较发达人口稠密的中欧民族的主体语言,李维没有特意去区分奥地利语、巴伐利亚语等等各种语言,而是统一归纳为德语,取自人口最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18世纪全面战争》 最新章节344 内部改革,网址:https://www.bqg22.org/212/212475/35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