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随手之作(2/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空就好,就规整。

盘内壁口沿绘花卉锦地一周,就显得特别匀称,甚至是对称。

盘心几何纹一圈内绘折枝桃纹,就显得自然。

盘外口沿绘涡纹一圈,也不会出现变形,更不可能出现笔法错误。

而近足处绘夔龙纹,笔意就显得更加流畅自然。

对于绘制龙凤纹,现在陈文哲也是专业的。

这种种优势加在一起,就让整个大盘上的镂雕与粉彩纹饰,相互映衬,显得颇为新颖别致。

最后在做旧一下,就让这一件瓷器跟真正的清代粉彩花卉纹大盘相媲美。

只要能堪比清代乾隆粉彩镂空大盘,那就是最顶级的珍品。

以镂空的手法,对器物进行装饰美化,是清代瓷器上常见的。谷懱

特别是清代早期,大量将镂空技法运用于器物上。

由于镂空器物的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品率低,镂空部位需精心设计,因而清代大量镂空瓷器的烧制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个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高超水平。

作为果盘的这件乾隆粉彩镂空盘即是如此,镂空部分呈现为锦地的装饰效果,同时又可以将水漏出盘外,可谓为实用器的典范。

这些都是细节,有人能想到,想做的更好,甚至只是标准一些。

但是,想到不一定能做到。

本来做的好好的,但是稍微放的时间长一些,器胎就变形了。

就算器胎成功入窑,可烧制出来之后,也会出各种问题,比如变形,流釉,晕散,甚至是直接破碎。

制瓷之时,器胎再完美,烧制之后成什么样,谁也不敢保证。

陈文哲也不敢保证最终的成品会是什么样,他只不过是有着更多经验,他知道怎么做,才有最大的可能烧制成功,甚至是烧制成他想要的最好状态。

这样的经验,一般都是从无数失败的教训之中,总结出来的。

而他不用这么麻烦,这才是隋侯之珠传承文明的厉害之处。

他现在努力消化的,不是隋侯之珠教授的怎么制作一件瓷器,而是每天沉浸在无数能工巧匠的经验之中。

他每天都会有一段时间,沉浸入一名名能工巧匠的生活之中,体会他们制作一件件瓷器的过程,这就是经验。

最终,他会把一件件能看到的瓷器的记忆,转化成他的经验。

也就是有着这种积累,他才能准确把握一件瓷器,怎么才能烧制成最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一章随手之作,网址:https://www.bqg22.org/216/216122/100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