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章 彩釉时代(2/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的瓷器,很少专门做开片纹。

直开片的形成时,釉的热膨胀系数大于胎。

而与之相邻的直开片中,则藏有污渍。

这类低温彩釉瓷器,有两个特点。

由于第一次烧成的白釉瓷器,有光洁的釉面和洁白的釉色,因此烧成低温绿釉器物以后,彩釉常常比较淡薄。

按开片在釉层中的走向划分,汝瓷的开片包括直开片和斜开片。

当瓷器釉层冷却至完全硬化时失去弹性,若其收到的拉应力强度超过其抗张强度时,釉层就产生又长又粗的直开片。

当然,现在在磁州窑发掘时,发现许多准备施绿釉的白釉瓷器,在第一次烧成时,有意将温度调低。

从而在拉应力产生的直开片间隙中,产生较小的斜开片。

其实现在如果不是专业做汝窑,或者其他宋代窑口的瓷器,一般都不需要特别关注开片。

这使第一次烧成的白釉瓷器生烧,目的是为了使彩釉易于附着。

但在局部胎釉之间,仍有残余拉应力存在。

否则在彩烧时很容易出现滚釉、剥釉等现象。

因而烧成的颜色釉器物,也有相应的装饰。

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其实从刚开始发明烧制瓷器开始的低温釉,不管是瓷器制作,还是烧制技术,都是在不停发展的。

这种方法烧制的器物,主要是绿色单色釉器物,另有少量黄釉器物,极少有多彩的。

在成瓷范围内,斜开片出现的概率与釉层厚度呈正比。

即在冷却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胎的收缩速度略大于釉层的收缩速度,造成釉层的应力内陷。

这样不足以产生大开片的应力,会在出窑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释放,产生短而细的小直开片。

对开片的命名,通常是从外观上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的。

从此可以推断,斜开片极有可能是在埋藏过程中,经过漫长时间产生的。

如划花、刻花、剔花、印花和黑彩绘画等。

从产生机理上看,产生斜开片的釉玻化程度较高,烧成温度可能略高。在冷却降温过程中,

胎釉之间,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应力,与直开片不同,促成斜开片产生的应力,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拉应力外,也存在压应力。

又因为底色的洁白,映衬得绿釉的色彩浅淡、明丽,常常呈翠绿色,十分美观。

由于其是在白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最新章节第1605章 彩釉时代,网址:https://www.bqg22.org/216/216122/160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