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章 成不成全靠烧窑师傅一把火(2/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都必不可少,都需要好好研究。

只不过里面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料。

而这一步也不算难,除了先前提到过的配方,也就是开封土了。

因为北宋官瓷,是采用开封周边地区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的高岭土为制作材料。

挑选到了适合烧制北宋官瓷的原材料,还需要了解材料内部构成。

主要是长石、方解石、石英石、玉石玛瑙。

这些主材料怎么搭配,都占据多数分量,还是需要好好试验一下的。

而除了这些材料,还有配料草木灰合石灰石。

调配好了配方,还需要仔细研磨。

沉化后的原材料,再经过精炼、碾碎,然后再用专业工具研磨,研磨之后再有晾晒、沉化之后练泥。

由于北宋官窑有一部分是模制的,所以还有一步特殊的工序,注浆。

这道工序在现代,一般只有大批量工业化的产品,才会用到。

而在北宋,这可是先进技术。

当然,这种技术也不是随便用的。

特别是古代官窑的匠人,他们就算是用模具制作瓷器,也跟现代的大路货不同。

古代生产出来的官窑瓷,也肯定不是现代粗制滥造的注浆货能比的。

比如注浆模具在塑型的时候,就反馈出来官瓷造型,开始修胚。

修胚很关键,多一分而肥,少一分显瘦。

因为官窑瓷对造型的要求特别苛刻,所以说官瓷的造型是第一位要素。

制胚结束,才是素烧。

等造型晾干之后,再进行素烧,炉温达到900多度以后定型。

之后为了追求薄胎厚釉,要经过三次沾釉,因此,施釉技术是很关键的。

完成这一步,才再一次装窑。

装窑也肯定不是随便乱放,在完成施釉之后,将做好的器皿整齐,需要均匀地码放在窑炉中。

摆放不能太密集,也不能稀疏,有利于火焰的流通。

窑位摆放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效果。

上、中、下不同的窑位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

最后就是烧窑,过去用煤和柴烧窑,近几年,因为环保排放要求,就改用天然气。

其实现在比较受追捧的还是煤烧、柴烧。

所谓煤烧、柴烧,就是我们先柴后煤,先用柴烧到900多度,然后最后加煤。

窑炉中在还原气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最新章节第1645章 成不成全靠烧窑师傅一把火,网址:https://www.bqg22.org/216/216122/164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