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章 精美壮观(2/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显得十分合理。

2人各持撞钟木棒,掌奏下层钟。

可惜,也不知道是那一家人真不懂,还是故意的,他们并没有把这些东西是谁的,标记出来。

铭文多数错金,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xxx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谁。

这些铭文陈文哲虽然绝大部分都不认识,但是通过回溯,他还是知道,其上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

上层3组为钮钟,19件;

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

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

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

这种酒器,自然也被那位摊主的家族得到了,只不过照片一时半会的他没有看到,因为他们这部影集,记录的东西有点多。

这套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

而那套编钟来自齐鲁大地,那里可是陈文哲的家乡,他自然也听说过。

这套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就有2800多字。

用挥铸、分铸、锡焊、铜焊、铸镶、错金、磨砺制作而成,工艺精湛。

这一点就证实了,我国古编钟每钟双音的规律。

这一点陈文哲当然很清楚,他甚至十分清楚这些编钟是怎么做出来的。

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

现在才看到编钟,后面肯定还有更多的青铜器。

又翻了一页,这一张照片还是编钟。

短架(左)长335、高273、长架(中、右)长748、高265厘米。

看来这套编钟,他们肯定要卖个天价,因为其上记录的内容有点多。

蜼,一种长尾猿猴,古人传说其性孝,古人以其形绣于衮服。

宗彝,是指宗庙祭祀所用酒器,也指天子祭服上所绣虎与蜼的图象。

编钟铭文上的记载是铸造宗彝,自然是只酒器。

比如一件编钟上的标音,明文标示了,钟的悬技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音的名称,它们构成了十二半音称谓体系。

这么一套编钟,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

当然,这些内容是他通过回溯发现的。

当然,这些不是陈文哲本来就清楚,而是听介绍得之的。

陈文哲稍微查看,就知道这是在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最新章节第1707章 精美壮观,网址:https://www.bqg22.org/216/216122/170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