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 古代银铸币(2/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中,更是不能说低。

“银币就这些了?古代除了金币,还有没有银币,肯定是有的,既然有那么有没有人藏起来?”

发现那群盗墓分子隐藏起来的宝物越多,陈文哲也变得越发贪心。

因为他可以通过一个点,看到一大片的线索。

而且还可以自动查询,所以他毫不介意的又一次开始回溯时间长河,想要找到更多隐藏起来的宝贝。

果然,那群人是专业人士,他们还真是分门别类的藏起来了很多好东西,比如古代银币。

不要以为在我国古代,就没有银子制作的国币,要知道既然有金币这种年纪念币,为什么就不能有银币?

铸币,我国可是很早就有的一项技术,那么这么多年下来,就没有人想着把银子化为专业货币?

肯定是有的,我国古代的银铸货币,出现的时间很早。

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的银铸货币。

20世纪60年代中期,北湖江陵楚墓出土了外包金银箔铅饼的殉葬冥币,说明楚国已经使用了圆饼形式的银铸币。

1974年在北河战国时中山国遗址,发掘出银质贝币4枚。

同年在南河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了18块银布币,其中空首布1块,平首布17块,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银铸货币。

我国的银质货币,分银两和银圆2种。

银圆系近代仿外国银圆的产物,银两是我国古代的秤量货币。

银两要检验其成色,秤定其重量,确定其价值后,才能充当货币使用。

它的形制与规格,随时代不同而异。

我国古代银币中主要有棒(铤)、圆饼形、扁平(铤)、马蹄形、船形、秤锤形等形状。

宋以前多称为铤,宋改称为锭,元以后总称为元宝。

汉代的银币,多在赏赐、租税、赎罪、珍藏,或与外国通商时使用。

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法定银币,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铸造的白金三品。

这种银币以银锡合金为币材,质色纯白。

第一种为圆形龙币,上有龙纹,叫做“白选”,重八两,每枚价值四铢半两铜钱三千文。

另一种为方形马币,上有马纹,重六两,值五百。

还有一种为椭圆形龟币,以龟甲为币纹,重四两,值三百,但它是“虚币”,不久即废。

西汉末期,王莽于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最新章节第1751章 古代银铸币,网址:https://www.bqg22.org/216/216122/174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