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章 龙纹矩形,超前科技(2/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等样式的“监”。

说白了,就是一个盛水的“盆”之类的容器。

到了秦代,这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铜镜”。

但以“龙纹矩形铜镜”来看,最早的铜镜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这里暂以史料记载为准,就算到了秦汉时期,所谓的“铜镜”都还很小,而且多为圆形,这跟其青铜材质有关。

“青铜镜”面积小,而且必须是凸面,这才能映出人的基本轮廓,同时也注定了铜镜非常的厚度;

如果将“青铜镜”做大,一则当时技术很难给镜面抛光。

二则其本身重量和镜面厚度,将达到无法预知的程度。

而且很难保证镜中的影像,还是一个“正常”的人形。

但是,以“龙纹矩形铜镜”来看,很明显这是一面体积庞大的穿衣镜。

虽然重量达到了一百多斤,但是其厚度仅为1厘米;

这就说明当时“齐国”匠人的冶炼技艺,甚至达到了世界顶级的水平。

他们既要保证映出的“人形”不至于太过变形,同时也要将整个镜子的厚度减到最低,这样的技术就是今天也很难做出来。

当然,或许有朋友对此并不相信,那是因为今天的镜子多为平面的“玻璃镜”;

这里不妨简单的做个实验,就拿一片常见的光滑金属来看,其映出的多为变形影像。

但是想要让其呈现出“正常”的影像,那就必须将金属片压弯到一定程度。

而这个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古代就是“铜镜”的厚度了;

不仅如此,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青铜本身比较脆,就连战争所用的刀、剑等,其厚度也多超过1厘米。

那就更别说,既要保证“正常影像”,又要做成美观的正方形,同时还要保证其1厘米的厚度了。

对此今天有专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如果要仿制“龙纹矩形铜镜”,一样的材质,一样的造型,但今天做出来的“镜子”其厚度要远远超过了1厘米;

当然,“龙纹矩形铜镜”的背面,还有十分复杂的装饰花纹。

要想在这么“薄”的青铜器上雕刻出花纹,其难度更加高,甚至很容易发生整面铜镜的断裂。

公正的说,暂且不说“龙纹矩形铜镜”的厚度如何,花纹怎样,仅是其1.2米高的“镜面抛光”就是个技术难度非常高的工程;

毕竟其材质是相对粗糙的“青铜”,如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 最新章节第1802章 龙纹矩形,超前科技,网址:https://www.bqg22.org/216/216122/179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