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康养中心开业(3/5)

作品:《弃婿生活录

可以容纳一百二十多人同时入住,所以按每人一天吃住一百元计费,第一天毛利一万二千元,刨去成本,净利润达到六千多元。

已经置办了民宿的家庭,在旅游项目开张第一天就收到了红利,也惹来了不少村民的捶胸顿足。

思想坚定些的,第二天就向村委递交了置办民宿的申请,意志不够坚定地,只能自哀自怨一番后,投入为村里的民宿或者给饭店打工的行列。

幸福村村干部们也是笑的合不拢嘴,第一天的开门红。

村民置办的民宿、饭店生意好了,村集体资金也就相应的增加。村民们收入高了,日子红火了,各种民事、刑事案件也就相应减少。而同时,村干部的威望也就提高了。

有人高兴自然有人不开心。除了那些因为犹豫错过投资民宿的村民们郁闷外,最不开心的要数村书记于杨青。

对于旅游带来的红利,村民们感恩戴德的首先是沈富贵,其次是沈大庆等村干部,但始终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及他于杨青。

即便他摆出副镇长的威风,仍旧没人鸟他。

为了增加话语权,于杨青三番二次地召开村委会,提议村里收回村属产业,将那些承租村委的房产、地皮等收回,由村委出资自行经营。

这种观念刚一提出,就遭到了所有村干部的抵制。

什么“做人要有诚信啦!”,什么“不与民争利啦!”。

沈大庆认为村委在村民个体经营活动中,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其中扮演市场与个体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不是过度干预市场经济。因为政府的目标是让百姓能够得到实惠,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沈大庆的一番话被村干部传出后,透露给了经济日报的记者。第二天的华夏经济日报上头版大幅刊登了关于“政府与百姓和企业之间的角色定位”的文章,文章还援引了幸福村村主任沈大庆的“政府的目标是让百姓能够得到实惠,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精彩妙语。

文章刊登后,引起了二号首长的关注。

近年来,政府应当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辩论非常激烈。有人认为“国富民则强”,也有人认为“藏富于民。”

对于市场经济,有人甚至认为政府不应当过度介入,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汰劣存优势是自然规律。

也有人认为,政府应该着力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弃婿生活录》 最新章节第九十八章 康养中心开业,网址:https://www.bqg22.org/246/246597/9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