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U2:洒家这辈子值了(感谢犁在剑走之后打赏的盟主!)(2/11)

作品:《走进不科学

位数学和物理的双重奇才。

他便是于敏。

也就是传说中的

华夏氢弹之父!

于敏的一生如果用网络小说的描述,可以汇总成这样一句话:

他就是华夏建国后应劫之时,国运所聚而生的天赐之子。

于敏是津门市芦台镇人,当年在北大物理系上学,从头到尾都只接受了国内的相关教育。

毕业后。

于敏加入了刚成立的华夏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式开启了他那比开挂还离谱的人生。

他先是和北大的杨立铭教授一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着。

这部作品影响之深远,直到2023年都依旧有很多核理论专业在原封不动的用这本书做教学

接着在核武器研发过程中。

于敏临危受命,承担起了氢弹研究。

要知道。

与原子弹不同。

原子弹的制造虽然比较困难,但当初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数据可以参考的,算是多少有迹可循。

例如链式反应的明面公式并不是什么秘密,难的是细化的推导。

但氢弹却不一样。

当时的氢弹没有任何资料——一个英文字母都没有。

所以于敏的难度开局就是地狱的。

举个例子。

现在在这里告诉各位读者老爷一个情报:

帅逼哟,世界上有一个东西叫做氢弹,原理大致是核聚变,也就是高温下原子核拧到一起释放能量。

嗯,条件就这么多——然后让你去把这玩意儿搞出来吧。

离谱的是

于敏居然同意了。

更离谱的是,于敏最后tmd真在这种情况下把氢弹搞出来了

研过氢弹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现在的氢弹只有两种构型。

一种是泰勒·乌拉姆也就是-构型。

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

当然了。

以上两种构型从未有人见过真正的数据,没有任何国家公开过有关氢弹的任何原理。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海对面的第一枚氢弹试验装置足足有80多吨,第一枚可投掷氢弹重达21吨。

基本也就是海对面才有飞机运得动。

而兔子们的第一枚氢弹猜猜多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五百六十章 U2:洒家这辈子值了(感谢犁在剑走之后打赏的盟主!),网址:https://www.bqg22.org/247/247556/56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