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6 为什么要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耗费巨资拍摄一部毫无用处的电影?(2/3)

作品:《大反派也有春天2

些回国休假的官兵,也都被尽量缩短假期,好让他们尽快赶紧回前线。情况如此危急,戈培尔却命令休假的士兵去电影拍摄地报到,穿上19世纪笨重的军服忍受精神和 上的双重折磨,可见纳粹对这部电影有多重视。

也和《国家荣耀:大战役》一样,电影画面感要尽量真实,所以拍摄爆炸场景用的都是真家伙,为此还炸死了两名群众演员,真可谓是用生命在拍戏。

科尔贝格围城战有许多冬季镜头,电影拍摄的时间不凑巧是1944年的夏天,那时候还没有人造雪景,为了赶进度更不能推迟到冬天取景。尽管盟军空袭已经让第三帝国的铁路线大面积瘫痪,国内物资供应日渐紧张,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竟然命令铁路系统调集了一百多车皮的食盐,洒在地上充当积雪,任凭人马践踏。

就这样一路“不计成本”的折腾到1944年10月,这部第三帝国的史诗电影终于拍摄完毕。整部电影的花费高达880万帝国马克,这相当于后世的3亿多美元,即便是在当时也可以买下400多辆豹式坦克或一门多拉大炮。就在此时东线苏军已经打到了波兰境内,西线盟军也在法国长驱直入,而纳粹德国却把大把大把的紧俏资源用在拍电影上。

不难想象。很多人对《科尔贝格》的反应正如永不凋零的“法兰西玫瑰”对《国家荣耀:大战役》同样的不可理喻。

但在纳粹高层看来,宣传工作是头等大事。就算电影耗资巨大,只要能振奋民心、鼓舞士气,那就值得。

等《科尔贝格》后期制作完成准备上映,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1945年1月。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将首映日定在了1月30日。这一天是纳粹夺取政权12周年纪念日。

可这个时候,整个柏林已被盟军的空袭炸成废墟,哪儿还有电影院。所以戈培尔只能把柏林一座地铁站改成了电影放映厅,请元首大人草草举行了首映仪式后。纳粹宣传机构迫切希望在德国各地公映这部振奋人心的“励志电影”,所以票价给定的非常便宜,只有0.7帝国马克,几乎是请人看电影。

但在当时大多数德国城市跟柏林一样被炸成了巨大的垃圾堆,城里哪还有一座完整的电影院。躲藏在各处防空洞内的德国民众也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哪还有心情冒着生命危险去露天看一部电影?无奈之下,纳粹宣传机构转而采用了一种十分尴尬的手段去做宣发,那就是印刷宣传海报。各级机构全力开动,在短时间内印刷了大量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反派也有春天2》 最新章节1.1386 为什么要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耗费巨资拍摄一部毫无用处的电影?,网址:https://www.bqg22.org/248/248483/138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