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平贼策(2/5)

作品:《不宋

挂在头上的积欠也就不是很在意,浑浑噩噩能活一天是一天。

但宁化知县的脑袋突然被门夹了,硬要把这些积欠当真,甚至还逼出了人命,这不是不给人丝毫活路了么?

「还有人在民间散播谣言,说殿下您要推行的经界,其实就是为了加税,还要把百姓在山间开垦的地,以及所有瑶寨,统统纳入税簿中,而皱锦也的确派了衙役税吏到各瑶寨索要贡赋,仿佛坐实了这些谣言。」

「山瑶的大寮主盘家本寨就在宁化县,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受到别的挑唆怂恿,反正就举起了反旗,联合被逼到绝境的汉民以及十几个匪寨,一举攻陷了宁化县城。」

「山瑶?」赵孟启有些疑惑。.z.br>

随即陈韡就简略的解释了一下。

山瑶,就是非汉族的山民,他们居住在连绵近千里的武夷山山脉里,游耕辅以捕猎为生。

他们的农业水平比较落后,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也不懂维持田地的肥力,所以通常一块地方耕种几年后,就要换到别的地方去。

这使得他们只能选择小群落聚居的方式,分散在广阔的大山里,而通常几百里范

围内都共同尊奉一个大寮主。

宋代对少数民族一般都是羁縻政策,既不直接管理也不收税,所谓「瑶民不役,畲田不税」。

山瑶和汉民的相处也还算和谐,经常用猎物山货来交换盐铁布匹,如果忽略生产水平的话,不用纳税的山瑶过得比很多汉民要稍微轻松一些。

刀作为生产工具,基本上每个山瑶都随身佩带,加上经常捕猎,所以还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

并且山瑶还很有反抗精神,每次闽粤赣地区掀起的反抗斗争都有他们的身影,甚至是其中主力。

加上所有山瑶都同气连枝,成了这次乱事迅速漫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了解到这些以后,赵孟启想到了历史上转战三路、坚持十多年的抗元畲军,感觉有些棘手。

「这山瑶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有点难对付啊。」

陈韡点点头又摇摇头,「乱事虽是山瑶引燃,但山瑶并非核心所在,而且山瑶本性比较淳朴,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和奢求,通过适宜的招抚,他们就会安顺下来。」

听了这话,赵孟启放松了一些,毕竟陈韡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战果。

陈韡继续说道,「乱事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失地百姓积攒了太多不满,再被有计划地煽风点火和故意放纵,所以才形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宋》 最新章节338.平贼策,网址:https://www.bqg22.org/280/280748/33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