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2/9)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当下,依旧是一种极其昂贵的木材,以乾清宫为例,一个金丝楠木的窗框就要五千两银子,除了皇帝住的那间,其他也不用,原皇宫最贵的就是三大殿两宫的柱子,以往都是金丝楠木隼牟拼接而成。

现在用钢混,已经非常省钱了!

“要不空心结构,中间填建筑垃圾得了,反正钢混坚固。”朱翊钧提了另外一条省钱的好办法!

王崇古振声说道:“陛下!”

“陛下啊,无论是石灰厂、钢料厂还是玻璃厂,那都是建的厂,经营好了,这笔钱还能赚回来的,陛下啊,这钱该花花,该省省,没必要省了!”王崇古说的这几样,要打灰肯定要有石灰厂,要嵌钢料,必然要钢料厂,要镶嵌玻璃,自然要玻璃厂。

王崇古打算给大明皇帝来点小小的官厂震撼,烧玻璃这件事已经提上了日程,给皇宫换个玻璃窗,窗明几净,就是王崇古的恭顺之心。

“这话是没错,皇宫鼎建大工,的确能够促进产业的形成和技术的进步,甚至能安置一些流民,让他们有一技之长用于谋生,这些都没错,但是大兴土木就是大兴土木。”朱翊钧看着工地已经开始如期推进,感慨万千的说道。

“陛下,这是钢混,不是土木。”王崇古纠正了皇帝的说法。

读书人,是十分擅长咬文嚼字的,连土木都没有,应该说大兴钢混。

朱翊钧直接给气笑了,摇头说道:“大司寇谈一谈族党吧。”

这次处斩的案犯里有王崇古的堂弟王崇雅,确实是不折不扣的族党,而主持监刑的就是王崇古,王崇古大义灭亲。

任何事情了结,就必须要有总结,总结经验和教训,防止重蹈覆辙,而朱翊钧让王崇古本人总结经验教训,可谓是找到了正主,王崇古深有体会。

“宗族、科举与政治。”王崇古见小皇帝终于问了出来,提纲挈领的讲起了这三者的关系。

“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地方宗族,对于地域性商帮的勃兴起着重要作用。宗族和商帮的高度捆绑,必然会造成士商融合,这不仅是在山西、陕西,在大明的南衙、浙江、福建、两广,表现的更加明显,陛下,马自强也是出自大商大贾之家。”

“商人谋财好利,出于宗族生存发展的切实需要,在完成了士商融合之后,宗族巨商,都将科举作为其子弟的首要选择,科举,可以将商人与掌握了权力的官僚结为一体,从而使宗族势力渗入地方政权,甚至京堂、文华殿内。”

“朝中先后有杨博、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 最新章节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网址:https://www.bqg22.org/281/281141/19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