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2/9)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想建立一套,即便是皇帝昏聩,也能够顺利履行朝廷职能的制度。

大明会典,是皇帝、朝廷、外官、天下万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是大明修修补补的法统,是大明自上而下的权力。

张居正丁忧这一年,朱翊钧依旧让修出来的每一卷大明会典,都送到宜城伯府,给张居正亲自订正。

大明,一个拥有非常非常多君主离线制经验的国家,现在终于将这套经验,搬到了琉球的身上。

朱翊钧在这个过程中,多少显得吃相极为难看,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丝毫不顾及脸面之事,尚久但凡是露出一点点不肯安心做个富家翁的想法,那朱翊钧就决计不会让他活着。

“宣旨吧。”朱翊钧对着冯保平静的说道。

冯保上前一步再甩拂尘,小黄门拉开了圣旨,吊着嗓子,振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恭承天命,诞受多方,爰暨海隅,罔不率俾,声教所讫,庆赉惟同,尔琉球国僻处东南,世修职贡。自我先祖称为礼义之邦,自洪武五年遣行人杨载封中山王至今二百零六载,非进士不去,非博学不差[chi],非优赡不往,恩封十四次,尔历代恪守王章、小心祗畏,忠诚茂着,称我优嘉。”

这是大明和琉球的历史,从洪武五年开始册封中山王开始,大明到万历六年,一共进行了十四次册封,每次都是挑选大明器识远大、学问该博、文章优赡者任使者,前去册封的是使臣都是进士,而大明派往琉球的规格极高,编修、给事中、行人回到大明,都会得到升迁和重用,出使琉球,大明极为重视。

“今海波不宁,琉球不安,倭寇逞凶于藩篱之间,朕痛彻心腹,尔王所请,朕不忍好生,遣王师安定克平。”

“昔东瀛之邦,弹丸之地,临海而居,附以中国而存,仰中国礼仪教化,中国以友善之爱传度,倭国报以禽兽之行。”

“方圆之田,尤有十家之主,千里之地,岂为无属之姓?琉球虽孤岛悬于海外,本属中国,生息繁衍皆为汉民,然邻为盗寇,欲以近其土而并之,生境鄙之嫌,无事生非。”

“倭人不思滴水涌泉相报,以作奸而窃我藩篱,屡屡犯乱,秽污东南,其罪刻于竹,伐南山未穷,其恶陈于水,没东海难尽,大明有幸,得君臣一心,万夫一力,上下同德稍有振奋之景,水师白帆动于云,则秋雁避,惊鼓击于锤,则春雷隐,既倭不惜片瓦之碎,吾岂可成其美玉之全?既贼欲以锋刃加之,吾岂可静坐以待毙?”

这是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 最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网址:https://www.bqg22.org/281/281141/342_2.html